市工信局:
贵单位主办的《加快推进锂冶炼剩余物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现协办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锂渣消纳处置,将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并成立涉锂长石粉、尾泥和锂渣消纳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筹推进锂渣消纳及攻关等工作。市科技、工信部门在2024年5月9日联合制定了《长石粉尾砂尾泥锂渣处置科研攻关及应用标准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八项主要攻关任务。市公路事业中心推动我省在2024年5月23日发布《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地方标准,为锂渣应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我市多点发力、寻求突破新一代提锂技术和锂渣处理难题。
一是着力加快锂云母提锂技术科研攻关。攻关第四代锂云母提锂技术,加速锂云母提锂技术迭代升级,推动锂盐企业在低温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效将低品位锂云母资源转化为能够规模化、低成本、持续稳定开发的资源优势。①九岭锂业公司开展含锂瓷土矿全成分要素的综合化利用研究,已经具备从瓷土矿中同时分离锂、硅、钾、钠、钽、铌、锡、铷、铯等9种元素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能力,目前锂和硅两种元素的提取已经实现产业化,其他元素的开发利用完成中试。同时九岭锂业在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锂云母产业集聚区冶炼渣规模化安全处置利用技术及集成示范”。②钶智新能源公司硫酸盐综合法提锂技术中试成功,通过加入可溶性助剂,焙烧温度下降150度,天然气用量减少50%,碳酸锂回收率可达79.42%,较传统的硫酸盐焙烧法提高7.42%,铷铯收率接近60%,锂冶炼剩余物量减少40%,生产成本可控制在6万元以内,正在推进建设产业化项目。③宜春江理锂电产业研究院研发锂云母全湿法提锂技术,实验室制备出了合格的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相比现有硫酸盐焙烧法可降低能耗50%,锂云母中钾、铝等资源利用率达90%,锂冶炼剩余物降低50%,目前该技术小试已成功,将在春华锂业进行百公斤级中试。
二是着力解决锂冶炼剩余物处置难题。一是紧盯国家队。在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下,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特色锂矿石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立项,项目总经费3.53亿元,其中中科院1.73亿元、省市配套1.8亿元,实施周期三年,我市九岭锂业、志存锂业、江西国轩参与中试试验研究。专项聚焦锂矿石冶炼“生产过程渣(增量)”和“现有暂存渣(存量)”,按照“源头减害—深度解毒—分质利用—综合解决”一体化思路,目标实现锂冶炼渣源头减量>30%,解毒后锂渣浸出毒性达到一般工业固废标准,实现锂渣100%安全处置,助力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是对接高校队。发挥高校院所科研优势,引进科研成果在宜春转化落地,哈工大污泥处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了锂渣无害化等六项新技术,中南大学李新海团队研发了低成本提锂技术,江理锂电研究院正在研究绿色混盐焙烧-水浸萃取联合提锂技术。三是支持企业队。江西国轩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依托江西理工开展锂资源高效开发与清洁利用新技术研究,金辉锂业自主立项研发项目开展含铍铊锂渣的稳固化技术研究并已进行中试试验,九岭锂业开展锂云母浮选副产品应用研究已建成年产100万吨硅材料项目。
目前,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开展了锂冶炼渣源头减量减害、解聚脱毒、规模化利用、锂铷铯提取、万吨级中试、综合解决方案等6方面研究,突破了锂云母流态化低温焙烧与氟资源化利用、锂冶炼渣微气泡解聚脱毒、净化渣大掺量制备胶凝材料、浸出液锂铷铯提取与氟铍铊深度分离等4项关键技术,建成了2套十公斤级扩试验证装置并完成扩试验证,实现流态化焙烧过程锂浸出率93%,锂回收率82%;解毒渣达到II类一般工业固废标准;锂渣基胶凝材料中净化渣掺比≥45%;浸出液中铯CO2反萃率92%,万吨级中试核心单元数字化模型覆盖率>45%,全链条物质代谢数据库数据条目17589条,毒性物质浓度数据12种;形成万吨级中试工程可研报告1份。
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设立了标准体系建设课题,主要是通过出台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开展试点运用,为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先导专项已完成1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立项,3项地方标准中1项通过立项审核公示中,2项待报送至省市监局。9项标准具体为:行标《锂渣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范》已立项并内部征求意见;地标《锂冶炼渣综合利用技术规范》通过省市监局评估正在立项公示;地标《锂渣低碳胶凝材料在混凝土、砂浆与水泥制品中应用技术规程》《锂渣复合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与水泥制品中应用技术规程》报送省工信厅,待审核后报送省市监局;团标《锂渣人造土壤用于地表矿坑回填等技术规范》《锂渣用于地表矿坑回填和生态恢复技术规范》《用于公路路面基层中的锂渣基结合料》《用于公路路面基层中的锂渣基集料》《用于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中的锂渣基胶凝材料》已立项并内部征求意见。针对C类先导专项标准试点工作,市科技局制定了《关于推进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锂渣资源化产品工程应用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在奉新县、宜丰县选取公路、市政工程、矿坑回填工程项目,目前两个县已初步梳理试点工程项目,中科院过程所李强研究员已到两地对接标准试点工作,并与当地科技、交通、公路等部门交流座谈,初步筛选出首批备选试点项目,进行了实地勘查,将在今年10月开展试点工作。
三是着力供给锂电产业科技扶持政策。支持我市八大制造业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聚焦“1+3+N”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取得的和引进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按所属产业类型进行补助,其中:属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每项支持最高500万元,属节能环保、建材家具、生物医药产业的每项支持最高300万元,属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纺织鞋服等产业的每项支持最高100万元。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推进锂云母提锂技术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加研发投入资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重点推进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系统性破解有价金属提取、锂冶炼剩余物利用等行业难题,加速专项技术落地转化和实现产业。
宜春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温余远 3223296、15070567319
附件: